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信息

关于北京市房山区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06年1月6日在北京市房山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北京市房山区财政局局长 高维魁

来源:发布时间:2006-03-08
浏览字体:【 】 【打印】【关闭】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强区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一)2005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33000万元,为预算的109.2%,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4%。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9578万元,为预算的107.1%,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完成97323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22万元,比上年增加2388万元,增长2.3倍。

年初,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2005年财政支出预算为183000万元,执行中,区乡两级政府、财税部门努力组织财政收入,各部门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通过市对区县财政体制的完善,增加了财力,预计实现财力305000万元。经报请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年终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290000万元,比年初预算调增107000万元。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落实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促进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建设;全力支持清理整顿非煤矿山,确保煤矿关闭工作顺利进行;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增加农业投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重点支持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预计全区财政支出完成296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比上年增加62301万元,增长26.7%。主要支出项目情况是:农业三项支出31941万元,比上年增长37.5%;教育文化支出63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8%(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科学支出1020万元,比上年增长34.4%;社会保障及卫生支出268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费支出36139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公检法司支出17856万元,比上年增长9.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字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鉴于目前市财政结算工作尚未结束,待决算完成后,会略有变化。

总体看来,2005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事业投入不断增加,财政改革全面推进,财政体制不断完善。在当前减少财政收入因素较多、增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二)2005年财政所做的主要工作

1、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做大财政“蛋糕”,促进经济发展

运用综合财政调控手段,落实“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重组引进和经济合作取得了新进展,工业税收不断增长。对乡镇实行“确定基数,超收增加分成,鼓励先进”的引导机制,充分调动了各乡镇增收的积极性,乡镇实现超收。

结合北京市新的城市功能定位,我区及时确定了“四个跟进”机制,全方位跟进城市发展布局调整。动态调整项目库,加强项目包装,坚持项目跟踪,努力争取事业发展资金。全年争取市级专项资金904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财力30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2%,有力的支持了我区各项事业发展。

2005年,我区财政收入增长受到两个重大因素的影响:一是落实国务院及市政府整顿关闭煤矿精神,我区在清理整顿煤矿过程中,煤炭及相关行业税收减少。二是燕化公司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涨幅不同步,利税减少,加之中石化股份公司重组,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使燕山地区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全区财税干部,特别是燕山地区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证了全区财政收入继续增长。

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调整存量、合理配置增量,加大对公共事业的保障力度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2005年农业支出31941万元,推动了“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了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支出山区生态林补偿资金2253万元,促进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解决了6340人就业。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1400万元,发放粮食和豆类直补资金1745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解决了煤矿采空区人畜饮水和“四高”水质安全饮水问题,有效缓解了2718户山区农民的饮水困难,保障了9个乡镇1.26万人的饮水安全。财政支出4480万元,加快山区搬迁工程,完成了3200人的搬迁任务。拨款271万元积极防控人畜禽流感,保证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继续推进科教兴房,促进教育资源不断优化。2005年教育文化支出63191万元,实现依法增长,保证了全区教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重点支持了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13个乡镇中小学搬迁工程顺利启动;为中小学校改善了硬件环境;保障优质高中市级示范校建设;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促进了农村远程教育网建设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大力支持“村村通”工程和有线电视网建设,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对弱势群体的保障程度。财政支出26873万元,保证了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与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七项为民办实事工程逐一落实。公共卫生事业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重点加强了卫生队伍和卫生体系建设,整体推进了急救、社区服务、老年保健体系“新三项建设”。为再就业工程提供资金保障,2005年用于再就业资金支出1549万元,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678个,就业培训达三万人次,安置失业人员2170人。

加强基层公益事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房山。财政支出5902万元,用于全区462个村、108个居委会的基层公益事业建设,制定了基层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根据管理规模补助社区居委会,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分档补助农村村级公益事业,提升了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3、完善财政体制,跟进功能定位,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完善市与区县财政体制是2005年财政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体制完善过程中,我区深入调研,撰写了大量文字材料,经过市、区“两上两下”的数据测算与核实,反映的特殊困难得到了市财政的认可。通过努力争取,新财政体制增加了我区财力,为促进我区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适应市与区县财政体制调整,制定出区对乡镇财政体制完善计划,在2006年完善区乡财政体制。

跟进新的城市功能定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额88519万元,提升了我区整体环境。为适应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的需要,2005年筹资37060万元,用于全区46条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目前已通车22条,在建24条;为适应生态涵养建设的需要,筹资9142万元,用于全区环境综合整治,治理了8条河道,整治了16个老旧小区,加强了城镇的绿化美化建设。

积极落实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支持53家煤矿关闭工作。目前已拨付资金7427万元,保证了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4、深化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全面加强基础工作,与市财政局搭建信息实时共享平台,人员、车辆、部门预算等基础数据库实现远程链接。按照全面、科学、客观、细致的原则,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整合财政信息资源,实现了财政数据的网上运行。为严肃预算执行,规范临时追加项目的审批程序,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区临时预算审批工作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规范收入人员全部纳入工资统发管理体系。政府采购规模日益扩大,采购行为不断规范,全年政府采购共节约资金761万元,节约率为7.6%。

结合《会计法》颁布20周年,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完善财会诚信体系。加强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跟踪问效,对重点专项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查。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提高财政监督水平。认真执行预算法律法规,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严格支出管理,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努力节约了财政开支。

各位代表,2005年是“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回顾“十五”时期以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是坚持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努力实现经济与财政的协调发展。五年来,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转移支付、补贴等多种调控手段,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50106万元,到2005年的133000万元,增长了1.7倍。实现财力从2000年的105723万元,到2005年的305000万元,增长了1.9倍。财政支出从2000年的97231万元,到2005年的296000万元,增长了2倍。为全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服从大局,主动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五”期间,各项法定支出达到依法增长。农业支出累计达到103848万元,年均增长27.7%,有力地支持了生态富民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发展产生了规模效益。教育事业累计支出214345万元,年均增长19.1%,促进了教育事业从“基础薄弱”向“较高标准”的跨越。社会保障支出累计达到135739万元,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形成,“两个确保”基本实现,建立了与初级卫生保健相适应的卫生资源,全方位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累计达到96945万元,年均增长35.7%,筹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撬动银行贷款62590万元加强城市建设,卫星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京周公路拓宽、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理财为民的意识。五年来,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向“三农”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困难地区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四是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和发展。以改革统揽财政工作,大力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各项工作机制得到创新,较好地支持了我区现代化建设事业。

回顾过去的五年,尽管我区财政收入、财力在“十五”期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但与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公共财政体系有待继续完善。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仍需继续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逐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着力加以解决。恳请各位代表在审议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财政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指导和帮助。

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北京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参照我区2005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培植财源,增收节支,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依法理财、合理用财,努力促进全区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区2006年财政收支预算主要安排情况是:

(一)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经过调查分析我区税收形势,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06年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26000万元,剔除不可比因素20300万元(燕化企业所得税入库级次发生变化),按可比口径比2005年增长12%。

(二)预计财力情况

2006年全区财力预计实现235300万元(不含市级专项资金),其中:财政收入126000万元,体制返还补助54402万元,体制定额补助34379万元,转移支付14644万元,预计上年结余5875万元。

(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根据财力情况,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坚持“确保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2006年我区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3530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52300万元,增长28.6%。支出预算安排如下:

全区基本需求支出预算安排165000万元,占总预算的70.1%;重点工程项目及事业发展支出预算安排58100万元,占总预算的24.7%;预备费安排12200万元,占总预算的5.2%。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

1、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安排10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安排8500万元,用于工业强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

3、科技、科学支出安排9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用于支持技术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科学普及支出。

4、农业三项支出安排1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主要用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合“221行动计划”,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扶持龙头产业发展。

5、教育事业费支出安排5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重点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6、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安排3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用于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7、医疗卫生事业支出安排10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6%。用于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增加社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投入。

8、社会保障支出安排315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进一步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标准。

9、行政管理费支出安排44700万元,保证党政机关履行职能、正常运转、政治稳定。

10、公检法司支出安排19800万元,确保政法部门履行职责的资金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11、政策性补贴支出安排700万元,用于粮食风险基金。

12、其他支出安排1309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清理整顿煤矿工作,基层公益事业建设,环境整治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支出。

2006年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在收入上考虑了各项收入的增减因素,在支出上保证了基本需求,考虑了重点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为完成2006年预算任务努力奋斗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圆满完成全年预算,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确保全年预算任务顺利完成。

(一)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牢牢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通过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壮大财源,增强区域财政实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整合全区经济信息资源,形成项目包装、信息发布、企业引进等完善的招商引资体系;贯彻“工业强区”战略,制定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鼓励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加速发展;继续支持园区发展,发挥工业企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加快资源整合,提升传统商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利用政策、资金等多种手段,继续支持非公经济的壮大,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加大重点支出保障力度

财政支出按照“压缩一般,保障重点”的原则,对一般性开支要严格控制和压缩,减少预算追加,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降低政府运行成本。财力增量部分保证公共事业投入,重点向教育、农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倾斜。优先保障基础性支出,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转和政法部门履行职责的资金需要;在增加各项依法增长项目投入的同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科教文卫事业良好发展;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确保低收入人群的最低生活需要,做好再就业工作,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

此外,在确保重点支出的同时,转变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巩固“政银合作”成果,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计划性管理,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还款风险研究,建立健全还贷机制,维护政府信誉。注重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采取贴息、担保等多种形式,加快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拿出当年财政收入增长部分的50%、土地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形成的区级可支配财力部分的40%,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办法,将部分资金直接补贴到农民身上,引导农民逐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改革财政对部分事业的投入模式,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对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绿地养护等引入市场运作,减少财政直接投入。

(三)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有效推动财政管理体制创新

加速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从机制上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资金行为,推行水电费及电话费集中支付试点工作,逐步实施零余额账户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将部门预算编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加强日常积累和研究,着力解决定额标准、项目论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采购工作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支出和国库集中支付所占的比重;结合市与区县财政体制调整,按照“合理界定事权、财随事走”的原则,完善区乡财政管理体制,增强体制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四)依法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相制约的管理机制。认真执行《预算法》、《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决算各个环节的监督;严格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大额项目支出必须采取政府采购、招投标、专家评审等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审计监督,加强对工程决算、重点支出的专项监督,对擅自挤占、挪用或损失浪费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有重点地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大力整顿会计秩序。通过财政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按部门预算的安排使用,统筹平衡各部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预算安排的合理性。

总的看,我区财政收入和财力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但财政收支矛盾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还将长期存在。因此,对于有限的财政资金,一定要倍加珍惜,妥善使用。各部门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方针。预算安排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精打细算、科学合理,禁止各种不必要支出;预算执行要严格把关、追踪问效,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各位代表,2006年的预算任务仍繁重而艰巨,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完成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要闻推荐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5-27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督导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节日城市运行保障等... 2021-04-30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文东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服务包”等工作到联系企业调... 2021-04-27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全域旅游暨民宿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3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2

主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ICP备案号: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