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信息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05年1月1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效廉

来源:发布时间:2005-05-26
浏览字体:【 】 【打印】【关闭】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振兴龙乡经济、弘扬龙乡文化、富裕龙乡人民”的总体目标,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谱写了全区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新的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8亿元(区域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财政收入完成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在燕山地区的带动下,区域税收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700元和643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7.9%。市场价格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6%。养老、失业保险金足额发放,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增社区就业岗位420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60 %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扩大到17.4平方米。全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172天,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继续转变

积极实施“二三一”产业发展战略,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并通过验收,二、三产业总量扩大,质量提升。走“工业强区”、“引进强区”之路卓有成效。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成为促进生产力要素迅速聚集的重要载体。以存量整合促增量引进。共盘活闲置场地和闲置厂房109.3万平方米,首创轮胎、中旺食品等大项目相继入区,全年共引进到位资金3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19.3万美元。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活力增强。建筑业开复工面积创历史最好水平,进入全市五强行列。建材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区内粘土砖厂全部关闭,开发出PCCP管材等新型建材产品。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新型业态,流通业整体实力增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6亿元。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成功举办第十届旅游文化节,旅游业实现较快增长。房地产、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行业也取得新发展。认真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市场微观主体日趋活跃,非公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农业农村健康发展,农民实惠不断增加

以企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出台了《房山区关于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意见》,农业企业发展到123家。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磨盘柿、豆类、食用菌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采取确权确地、确权确利、确权入股等多种形式,基本完成农村土地延包工作。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增加转移支付,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及时对防控禽流感期间因禽类被扑杀受损失的农户给予直接补助。深入实施“养山富民”战略,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完成了年度山区搬迁工程。2004年是近年来实施“三农”政策最多、力度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突出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尽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没有达到预期,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良乡卫星城完成了北关东西路、翠柳大街等街道改造,实施了夜景照明、赛纳园等民心工程。西南公路货运主枢纽开工,物流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市政管网延伸至高教园区,顺利承接了北京工商大学入驻。燕房卫星城完成了东西沙河主要地段治理,加强了绿化、美化、亮化,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全年实施69项道路工程,总长度达到337.2公里。倍受瞩目的京周公路改扩建工程竣工,两个卫星城之间的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村村通油路”工程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六环路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安全供水工程建设,改善了全区8.6万人的饮水条件。推动燃气管网向城镇延伸,4万余户家庭用上了清洁能源。全区新建、改建三类以上公厕30座。建成琉璃河、大石窝两个卫生垃圾填埋厂,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加大,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入,国有、集体企业“改、剥、破”有序推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国有经营性土地实施招、拍、挂,规范了土地市场,提高了土地收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开放,积极探索政府非经营项目代建制。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高了财政补贴取暖费的透明度。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依法确定行政许可主体52个、行政许可事项229项,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政行为。顺利完成国资委、发改委等机构组建,理顺了政府管理体制。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大力推广全程办事代理制,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组建了政府专家顾问团,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搭建起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改善了区域信用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完成了《房山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两个卫星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报,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财政用于社会事业的资金达到7.7亿元,增长35%。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81项,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被列入全市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昊天学校等一批教育重点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94.3%。燕山地区教育继续保持城区水平。加强文化大院、社区文化室、全民健身居家工程建设,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大力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参合率达65.6%。全面完成计生工作各项指标,计划生育率达到96.1%。落实“三贴近”,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老龄、档案、史志等工作也取得新进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30件实事完成24件,部分完成3件,因受规划土地制约暂时无法开工的3件。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活动,全民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首都文明区”为契机,持续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全区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的各项政策,军警民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果。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贯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其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区政府一位副区长、两位区直部门负责人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并接受评议。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提案348件,办复率达100%。切实做好信访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坚持领导下访和信访接待日制度,及时处理了一批重点难点信访案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圆满完成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全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严打整治,坚决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全区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2004年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驻区中央、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大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积极投身于全区现代化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监督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区发展的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驻区部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政府一班人团结协作、把握全局、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仅仅是开了一个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区属经济整体素质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层次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市委、市政府指出的“重外延轻内涵、重增量轻存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引进轻服务”等全市共性问题在我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还存在诸多不便;三是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依然偏低,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繁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五是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关作风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奠基和谋划之年。新的一年,国家实施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北京进入奥运全面建设期、城市总体规划赋予房山新的功能定位等,使我区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形势、保持清醒,正视困难、奋发进取,认真贯彻区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保障,紧紧围绕“三乡”蓝图和“五区”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工业强区,提升区域经济素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镇体系,提升城市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文化名区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维护全区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依法行政,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房山。

一、继续实施 “工业强区”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素质

  围绕建设北京经济重心,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继续推进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坚持工业的首要位置不动摇,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战略不动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预期目标为增长15%,分别达到164亿元和12.2亿元。

构建“工业立区”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深入落实全区工业发展规划,抓引进、扶骨干、促群体、重盘活。创新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招商引资机制,调整和规范准入条件,着力引进能够提升产业层次的大项目。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其作用,对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和高就业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加快三大基地项目聚集。以首都第五大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做好北京石油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基础工作,高标准编制规划,加快首创轮胎等已开工项目建设,组织好北京化二、华源生命等已签项目入区。加强与北新集团、金隅集团合作,整体运作北新建材等系列搬迁项目,确保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使窦店新型建材基地初具规模。继续抓好北一良工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良乡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带动能力,辐射周边,形成新的产业簇群。加快存量资产盘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科学、合理整合长沟、窦店、琉璃河等乡镇现有基础设施和资源,充分利用粘土砖厂、立窑水泥厂等关闭后的闲置场地,以盘活促开发,全区新建工业项目不少于100个,对方到位资金不低于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500万美元以上。

改造升级优势行业,加快提升运行质量。进一步促进建筑、建材、房地产三业联动。狠抓建筑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努力拓展施工领域,全年开复工面积突破800万平方米,巩固全市建筑业五强地位。推动PCCP管材二期工程、RBS速成墙生产线等大型项目加快建设,实现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潢材料等新型建材发展的阶段性突破。引导房地产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危旧房改造、旧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巩固区内市场,拓展区外市场,区内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完善商业功能布局,鼓励连锁店、专卖店向社区、农村延伸,不断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建设“旅游大区”。积极落实全区旅游业近中期规划,做好旅游产业化前期工作。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实施分类保护和开发,锻造名牌。大力培育旅游业市场主体,扶持龙头。探索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的新途径,积极开发旅游产品,继续抓好旅游富民工程。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6亿元。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持“非禁即准”,支持非公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改制、资产重组,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等非公企业发展。启动非公企业发展基金、完善非公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人才引进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切实解决融资难、用人难等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为非公经济发展服务的新举措,帮助非公经济及时获取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引导非公经济守法经营,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使非公经济安心、舒心、放心发展。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区城市化水平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房山的区域功能定位,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努力营造宜居宜商的城镇环境,加快建设“房山新城”。

加快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承载力。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放大财政资金效应、运用市场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良坨路、周张路、大件路等公路改造和新建108国道复线、六石路改造年度任务,扎实做好长周公路和轻轨铁路前期准备工作,构建出“连接市区、辐射山区、快速便捷”的路网框架。继续加快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网延伸,完成三处安全供水工程、三座11万伏电站、阎村天然气分压站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增房、良两地天然气用户1.2万户。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实现六环路以内地区和城关镇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扩大绿化美化范围,完成京周路、良坨路、城关南北大街和迎宾公园绿化工程。

1,2
分享到:
要闻推荐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5-27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督导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节日城市运行保障等... 2021-04-30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文东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服务包”等工作到联系企业调... 2021-04-27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全域旅游暨民宿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3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2

主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ICP备案号: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