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房山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发布时间:2017-12-28
浏览字体:【 】 【打印】【关闭】

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的老龄化标准,我区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老有所养”目标,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福祉,而且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区居家养老的主要成绩

北京市提出“9064”养老模式要求,90%以上老人实现居家养老,6%在社区养老,4%为机构养老,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体系作为做好养老工作的重心,以破解养老领域普遍存在的“政府包不起、企业赔不起、个人掏不起”现实问题。为此,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房山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意见》,编制完成《房山区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32030)》,整合民政和老龄工作资源,以居家养老为核心,在养老服务体系、养老硬件设施、机构服务质量、养老运营模式上精准发力,取得较好成绩。

(一)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着力构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街乡照料中心、社区驿站三级养老体系。一是全力推进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由万科公司开发且无偿移交,已经通过招投标确定了合作企业,并已开始投入施工建设,年内投入运营。该中心是全区养老的指挥中枢和服务平台,承担着区域养老资源整合、养老信息综合平台、养老行业监管指导、养老服务示范引领等重要职能。二是推进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按照全市养老照料中心三年行动计划,我区的建设任务是11家,我区立足实际,坚持需求导向,优先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托老需求较集中的街道(乡镇)建设,共完成14家,超额完成建设目标。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将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居家和社区服务。三是积极推进社区养老驿站建设。按照市级标准,年内整合辖区现有资源,建设养老服务驿站25家,实现名称、功能、标准“三统一”,养老驿站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桥头堡”和“总服务台”的功能初见成效

(二)养老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新建小区配建设施移交工作顺利。成立了由主管区长任组长,民政、发改、国土、规划、住建、财政、老龄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职责。经过摸底,区建委提出了15处2008年以来建成的小区待移交养老设施,目前正在就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等事宜与有关部门接洽。规划分局提出近期在审项目6个,有关部门将按照新政策进行管控,确保养老设施建得起、交得出、用得好。二是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上推进有力。目前共有7家机构,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对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通过改造,养老服务项目不断拓宽,可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多达28项不同的居家和社区服务。

(三)机构养老服务日趋规范。

一是加强机构管理和护理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目前,全区共有星级养老机构22家,其中二星9家,一星13家。启动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从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安全管理5个方面入手,对养老机构开展大检查、大整治,切实提升机构服务质量。加强护理员队伍培训,全区机构负责人持证率96%,护理员持率达到90%二是加强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召开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加强消防安全培训,与房山消防支队建立长效化安全监管合作机制,推进建立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体系。三是持续推进医养结合。目前,全区共有5家养老机构拥有医保定点报销资质,2家正在申报,其余养老机构全部与相关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四)养老运营模式探索初见成效

一是在养老机构建设上,发挥了社会资本优势。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在运营上,采取PPP模式,与北京万科养老服务公司合作,在国有固定资产属性不变的前提下,交由万科公司运营项目,起到引进社会资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机构运营效能的作用。二是在助餐体系覆盖上,探索“1+4+10”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协会服务、老人受益”的思路,政府搭台,服务协会运作,企业市场化连锁经营,通过“建设1个配餐基地、4个配送点、覆盖10个以上大型社区”的模式,完善了老龄餐车服务体系。区政府建立绿色通道和以奖代补机制,每年投入250余万元给予运营企业补贴,目前全区共有餐车30辆(房山20辆,燕山10辆),覆盖社区51个,全年服务老年人120余万人次三是在山区、农村养老上,探索了互助养老模式。山区、农村老龄化、空巢化严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缺位,一些居住在偏僻自然村里的老年人,“困中求变”,自发的组织起来,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因陋就简,邻里抱团走上了“互助养老”之路。最典型的便是十渡镇卧龙村所属的“黄花塌”自然片的“互助之家”、良乡镇黑古台村村民互助养老,在熟人熟地的家门口互助养老,既解决了日常生活照料难题,又有了互相交流、沟通、娱乐的平台,增进了家庭之间的友情,促进了村风民风更和谐向上。

二、养老体系建设的现实压力与主要问题

目前,全区老年人口已达16.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0.6%。远远高于联合国标准和全国平均水平(联合国标准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全国平均水平是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我区目前空巢老3.6万人,占22.8%;失能老年人7000余人,占4.4%。我区面临着老龄化程度高、需要国家兜底保障的群体基数大的现实压力。在看到我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政府扶持力度上、养老设施建设以及养老人才培养和职业保障上还存在各种短板和不足。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政府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养老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社会力量在获取老年人信息数据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拓展服务项目缺少数据支撑。二客观存在养老服务办理手续难的问题,制约了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壮大。三养老服务标准化、规模化标杆典型引领不足。养老机构、服务供应商普遍规模小、力量薄弱、经营分散,未能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多元化运营。四是对养老机构运营扶持力度不足,难以实现对养老机构可持续运营的有效支撑。

是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足。社区和居家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新建小区配套移交管理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进展比较缓慢,一些闲置公共场所优化调整和综合利用缺乏力度农村“互助之家”的房屋、设备是临时借用,没有完善的消防等安全防范保障体系,与建成区相比,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更为明显

三是养老服务企业壮大乏力。受农村、山区家庭收入支付能力制约,我区养老服务企业面临着两难境地:提高服务价格,客户流失;降低服务价格,企业难以营利。我区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运营收入低,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养老机构的发展运行对政府补贴有较强的依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企业的壮大与发展。

是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存在短板。养老护理员队伍总体呈现出“三低、两不足、一差”的现状:知识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收入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从业数量不足、敬业精神不足,队伍稳定性差,制约着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要从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才能增进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民生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要实现“老有所养”,规定国家应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这也是各级人民政府落实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定义务。

建立健全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70后、80后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代人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叠加,家庭养老压力凸显,建立健全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可以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可以让年轻一代安心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要立足全区实际情况,统筹布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认真分析梳理我区老年人、鳏寡孤独群体对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区分建成区、农村山区不同情形,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居家养老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抓好抓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各乡镇街道、发展改革、财政、住建、卫生、食药监等养老服务主责部门要协调配合,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协调推进。三是要将养老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范畴,把贯彻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定期检查督办

(三)坚持改革创新理念全力壮大居家养老服务业。

推动社会养老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积极落实养老机构审批改革政策,优化养老机构前置审批,尽快在用地、规划、建筑安全、医保定点等方面,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加快养老政策落地。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条件成熟的乡镇、街道实施公办民营体制改革,严格操作流程,完善入住资格审核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收费标准等配套政策。启动街乡镇公办养老机构设施改造和功能提升工程,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支持推广“互助”养老模式。支持各乡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养老模式,鼓励村集体、村民整合利用农村闲置设施建设养老服务机构,探索集中照料、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模式,更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需求。

(四)要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扶持专业运营上有所作为。

一是通过政策集成,全过程扶持企业运营。完善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资金补助标准和运营补贴标准,通过养老、残疾人保障、扶贫等政策集成,加强对养老机构后续运营能力的跟踪扶持。整合现有养老平台服务商资源,推行1-2家综合实力强的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品牌化经营,加快培育一批社会知名度广、辐射示范性强的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为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加大基层组织在老年人数据信息的收集供应力度,破解企业、社会力量在信息数据获取上的难题,为企业拓宽服务项目、开展智能养老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区分低保户、失独、子女重残困难户与其他老年人的不同类型,科学设计服务项目,加大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的政府购买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兜底保障功能,让企业获取合理经营利润,推动养老企业健康发展

(五)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人才培养和职业保障机制体制,为养老服务企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一是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服务和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家庭照护者、社区志愿者技能培训。

二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入职补贴、培训补贴和长期一线岗位补贴等制度,促进薪酬福利待遇提升。完善养老服务人员职业等级评定,打通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上升渠道,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尊荣感

分享到:
要闻推荐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5-27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督导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节日城市运行保障等... 2021-04-30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文东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服务包”等工作到联系企业调... 2021-04-27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全域旅游暨民宿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3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2

主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ICP备案号: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