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我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来源:发布时间:2016-12-28
浏览字体:【 】 【打印】【关闭】

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重要根基。房山区是农业大区,28个乡镇(街道)中有23个涉及农村工作,共辖459个行政村,总户数30余万户,农村总人口53.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7%。加强我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政权的职能作用,对于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一区一城” 新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主要成绩

当前,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之中,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一)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加强,基层治理结构趋于合理

一是搭建了“三套马车”的治理机制村级治理形成了村支部、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三委”班子“三套马车”的治理机制。全区各行政村,支部书记由村全体党员选举产生,村主任按法定程序由村民选举产生,经联社社长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区委、乡镇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加强“第一书记”选派力度,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三委班子”中的领导作用,引领村委、经联社共同做好清退产业、百姓增收致富、农转居后社会保障、基层自治管理各项工作。

二是优化改善了村委班子人员结构通过今年的第十届村委会选举,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班子成员1642人其中主任455人,副主任64人,委员1123人,均实现了每一个村委会班子成员中至少有1名党员和1名妇女成员

三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发挥了监督职能各村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201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截至目前我区459个行政村均已设置村务监督委员会,并相应出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指导规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工作规范等相关文件。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成员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增进了村民对基层政权运行的认可度。

(二)制度建设日臻完善,政治民主生活有序开展

村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按照中央和市委的工作要求,我区于2005年4月成立了房山区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区直19个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目前,全区已建立起各级党委领导和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的区、乡、村三级村民自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了对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村级公益事业补助金、种粮直补款等款发放情况,新型合作医疗、低保户审批等内容,都统一纳入了公开范围,使公开内容不断丰富。同时,又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公开的程序,积极推行“六步公开法”,从制度上确保了公开结果的准确透明,对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规范村干部依法行使权力,都产生了积极效果。

票决制度不断完善2007年我区制定下发了《关于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实行票决制的安排意见》,并在全区普遍推行。目前,票决制已成为一种固定的民主决策方式植根基层、深入人心。低保户、护林员的确定,村内重大财务支出、重大事项的决定等,都通过票决的方式进行。票决制度得到了中组部、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组工信息》、《前线》、《中国人事报》、《支部生活》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两日活动”制度不断完善我区的“民主日”、“民主议政日”活动始于1998年,是我区着力构建的指在增强村民有效参与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平台。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每年的1月20日和7月20日,全区459个行政村统一开展“民主日”活动,4月20日和10月20日统一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各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全部参加,“两委”干部向村民代表汇报各项工作,通报村级财务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并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在实现村务公开的同时,干群之间增进了沟通了解。

(三)“三资”管理逐步规范,物资保障支撑能力增强

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资源、资金,是实现基层政权有效运行的物资基础。2011年,全区开展“三资”监管工作,23个乡镇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服务中心”,印发了《房山区关于实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委托监管工作的意见》等多项文件,“三资”管理逐步规范化,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多种资产经营模式。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思路,区别不同情形,实现股份合作制改革64个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1个村,经营机制改革391个村。界定集体股东、成员个人股东计432088个,其中集体股东64个,成员个人(股东)432024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资产经营起来”,逐步形成了五种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的有效模式,一是以长阳镇为代表的政府引导、村级资金理财模式;二是以拱辰街道为代表的借助区位优势、发展物业经济模式;三是以佛子庄乡为代表的统筹闲置资源、整体打包经营模式;四是以窦店镇窦店村为代表的坚守集体经济、经营管理齐抓模式;五是以西潞街道夏庄村为代表的深化改革、推行企业化管理模式。

二是在资源管理方面,清查并规范集体土地的经营活动,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我区开展对农用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的清查,修改、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文本,进一步明确了承包方的义务、发包方的权利、违约责任、资产处置等八大项内容。遵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万亩,占确权总面积的71.3%,土地流转面积占确权面积的比例在全市位于前列。

三是在资金管理方面,加强公益事业补助资金管理,严格“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区经管站联合区农委、区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意见》。每年组织乡镇对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2013年,我区成立了“房山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订了《房山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房山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努力做到规范立项、规范管理、规范监管。五年来,累计建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25个,总投资2.3亿元,有效的加强了村内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村民自治进程加快,村民政治参与意识提升

一是村务公开意识不断提升。村民村务公开诉求加大,推动了各村村务公开的方式不断拓宽。除公开栏、“明白纸”入户等传统形式外,部分村还通过创办《村民月报》等方式,丰富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加强了村民与村委的交流与沟通。

二是民主决策意识不断提升。我区“民主日”、“民主议政日”参与度高。村民把“双日”会作为村干部接受村民代表的问询和监督的平台,村干部借助于“双日”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改进工作,得到村民认可和理解。我区票决事项多。现在全区每年平均票决村级事项3000余项,村级民主决策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普遍化的轨道。

三是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我区去年至今年11月,群众上访总量6425批次共20252人次,涉及农村基层2531批次5370人次,分别占比39.4%和36.5%;群众来信总量1337件共6647人次,涉及农村基层565件次共2815人次,占比均为42.3%。这些来信来访主要集中在拆迁矛盾、集体资产流失、干部作风等方面,在折射出基层矛盾的同时,也客观的反映了村民强烈的维权意识。

、制约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主要难题

 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得到改善,但个别村“三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素质不高,民主法治意识淡薄。村干部在发展经济、有效进行社会治理上缺少抓手,得不到村民的认可。具体表现在:

一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个别村村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民主集中制。支部书记、村主任、经联社社长分人任职时容易局限于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把坚持小团体利益诉求视为民主,造成工作中相互掣肘,难以形成有效决策。一人兼任时又容易出现“一言堂”,不能也不愿意把集中建立在充分民主基础上,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

二是部分村民不能正确认识票决制度。村民更多关心涉及自身利益或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甚至出现“谁给钱多就选谁”的群众表决,民主决策失之偏颇。

三是部分村村务公开不接地气。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内容解读晦涩,难以让村民真正理解把握。

二是村干部领导能力有待加强

 一是引领经济建设能力较弱,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的发挥。由于村级没有自己的经济实体,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更加突出,村级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在群众中没有威信。

二是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高,在维稳和社会面防控上很被动。以前,基层农村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征地拆迁和干部贪腐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新的社会矛盾问题出现。比如:部分村未实现整体征地,或未实现全部转居,在村民上楼后,村建制仍然存在,无法建立居委会。因集中入驻安置房,在同一安置房小区内,不同村的村民之间收入不尽相同,村民与居民之间也存在管理差异,在相互攀比中,干群矛盾突出,影响到基层社区的稳定。面对新问题,需要村干部提升处理新型矛盾纠纷的能力。

三是村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一是个别村干部对做好村集体工作的责任心不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一换届,任期偏短,支部村委忙于争取下届能顺利当选,短期行为突出。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村级干部队伍难稳定。

二是个别村干部有待于在观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囿于年龄老化、学识不高以及长期形成的管理思维,个别村干部缺少对村民的服务意识,工作方式方法粗暴简单,造成不必要的干群矛盾。

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站在强基固本的高度,区乡两级党委切实重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区乡两级党委要按照总书记“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要求,切实提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抓好农村基层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打好政权建设的根基。

第一,落实主体责任。各级党委要把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研究部署和督查推动。各级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衡量一级党委和党委书记是否履职尽责的态度问题抓紧抓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树立鲜明的导向和示范效应,形成大抓基层的浓厚氛围。

第二,建立健全基层工作制度化机制。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现经常化、常态化、长效化,不图一时之效、一役之胜,不能时紧时松、时热时冷。

第三,统筹谋划,抓好顶层设计,探索有效路径。我区23个涉及农村工作,459个行政村中平原地区264个,山区128个,丘陵地区70个,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区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指导,问题导向,科学布局,让基层各项措施行之有效。

第四,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力。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要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上位法的遵守和执行,保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人大代表“三级”联系网,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民主权利得以尊重。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加强责任追究力度,通过制度机制的力量和作用,推动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

(二)要以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选贤与能,建设强有力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一是全面推进“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二是继续开展并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让更多经营性、管理型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三是为村干部定岗、定编、定责,通过“建立专职化队伍、实施工薪化保障、推行公职化管理”,推进村干部职业化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四是认真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新任村主任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当选人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适应新形势下破解农村基层新课题的需要,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要指导基层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促进基层治理从“能人”依赖向制度依赖转变。规范票决制的具体实施程序,做到易于操作,便利快捷;要完善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

二要以推进“村集体经济事项权力清单”试点工作为契机,创新村务公开方式方法,从源头上增进干群之间的信任。让村民进一步明确村干部权力边界、有效参与村集体经营管理、监督村干部权力运行。对公开的内容、时效、程序、方式等制定操作性强的统一规范,推行“明白纸”、《村民月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村务公开更接地气,防止走过场。

三要转变观念,化管理为服务,加强新形势下基层治理能力建设。要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途径,适当引进律师参与接待制度,让公正第三方释法解惑,维护村民合法权益,解决村民合理诉求,减少村民上访、投诉量,化解干群矛盾。

四要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权建设的物资支撑能力。要加快集体土地地上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实现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招商引资能力。要着力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制度,扩大集体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收益,增进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积极争取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资金支持,在事权统一前提下,增强基层班子队伍凝聚力,夯实农村基层治理的物资基础。

 

 

分享到:
要闻推荐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5-27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督导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节日城市运行保障等... 2021-04-30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文东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服务包”等工作到联系企业调... 2021-04-27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全域旅游暨民宿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3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2

主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ICP备案号: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