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发挥自身优势 借鉴先进经验 推动功能区建设再创佳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史全富

来源:发布时间:2010-12-05
浏览字体:【 】 【打印】【关闭】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秩序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利用好自身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各方面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三化两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两轴三带五园区”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特别是中央休闲购物区、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世界地质公园、农业生态谷等五大重点功能区建设的快速推进,不仅有效地利用了房山的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更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关注和投资,为全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今后一段时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之间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发展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在高起点上实现高速发展的难度不断增大,这都将使我们的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全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发展理念,以五大重点功能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功能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努力实现优势资源与科学发展路径的有机结合。最终,通过五大重点功能区的快速发展,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五大重点功能区的调研,结合国内外部分知名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要想进一步加快全区重点功能区的建设步伐,应该扎实推进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合理超前规划,灵活进行调整

合理并适度超前的规划,对于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世界上著名产业园区的成功,无一例外的得益于园区建立伊始就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同时,产业发展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本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调整,把企业投资引导到所要发展的重点上。在这方面,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是典型的代表。上世纪60-70年代是新加坡工业化初期阶段。裕廊工业区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食品、纺织、印刷、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裕廊工业区又通过政策引导、土地回购等措施迁走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开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裕廊工业区又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后设立了三个芯片园,并开发了一个占地35公顷的高科技显示园。进入21世纪,新加坡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知识型经济时代,裕廊工业园又提出要建设一个以工业为中心,集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为一体,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新型园区。

裕廊工业园区的成功为我区的五大功能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随着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重点功能区规划只有瞄准高端、瞄准未来,才能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尤其是对于像中央休闲购物区(CSD)这样以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为主的功能区,更要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超前性。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立足高远,积极接触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引进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适度超前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持功能区独特的比较优势。

二、突出功能区特色,发挥集聚效应

从本质上看,重点功能区就是政府根据特点空间范围的独特优势,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制订各项有关政策,改善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形成相对优势的产业区位条件,以实现地区开发、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各项政策目标的有效复合,进而实现特定产业的有效集聚。

国内外特色功能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业集聚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推进技术创新,培育集聚品牌,从而提升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因此,在进行功能区建设时,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特色功能区的形成。总体来看,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但“两轴三带”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尽均衡,各具特色。所以,要想实现“百花齐放”的良性发展局面,就必须突出各大功能区自身的特色,通过深挖潜力来吸引相关行业有实力、有前途、有发展的企业入驻功能区,实现该行业在特定功能区的有效富集,进而形成有口皆碑的品牌效应。在这方面,最成功的当属美国的“硅谷”。该园区的开发主体并非政府机构,而是世界知名学府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建设过程中,斯坦福大学不仅为园区内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成果、高科技人才,还积极参与本地企业的合作论坛,通过制定产业联盟计划来促进研究人员、院系之间以及大学与外部公司之间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此外,“硅谷”还特别注重创新文化的培养、形成了鼓励创新不畏、失败的创新氛围。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大量IT研发机构的有效互动,才使得硅谷展现出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了世界高科技园的典范。

从我区的情况看,我们也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所依托的中国石化和燕山石化、与北京农业生态谷合作的中粮集团、入驻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的重庆长安汽车集团等,都是国内相关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一系列大型项目的入驻,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也可以为吸引该行业其他企业来房山投资做出榜样。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自身禀赋,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化工新材料、现代制造业、生态农业和加工业等企业有序向房山聚集,打造房山各大功能区自己的名片,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三、多元开发建设,科学运营管理

产业功能区应该采取何种模式进行建设,如何进行管理,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纵观世界各国,不同的产业功能区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管理体制和建设机制,其中有政府主导建设和管理的,如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也有利用民间力量举办的,如前面提到的美国“硅谷”,是由著名大学斯坦福大学开发建设的。在日本,还有一些由商业型公司开发建设的工业园区。

由于开发建设主体的不同,这些园区在管理体制和建设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总的来看,引入多元主体进行开发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市场机制与行政职能的有机融合、和谐共处,这是产业功能区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由新加坡贸工部下属的裕廊局代表政府对工业园区行使管理职能。它的职责范围主要是根据国家工业发展政策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协调区内各垂直部门的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但在经济上,裕廊工业园区采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方式,土地开发所需资金由管理局向银行贷款,通过出租厂房和土地获得收入,并承担经营风险。其它由民间力量举办的工业园区,政府除了进行产业引导和政策服务支持外,主要是由开发主体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运作,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多元开发管理模式可以大大降低工业园区的开发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园区土地的产出率。

我区的五大功能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总体看来,还存在着开发建设资金相对不足、运营管理模式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理清思路,积极引进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围绕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资源运作和配置效率来做文章,探索建立既由政府主导,又能激发企业活力的产业开发和管理体制。

1、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与权限。政府对工业园区的职能管理应该包括对功能区整体发展规划的控制和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政府要作“组织者”,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入驻功能园区;要做“裁判员”,做好项目的筛选和监督检查。而不能做“教练员”,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指手画脚,更不能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运动员”。事实上,政府只要做好功能园区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和项目服务等工作,就相当于是种下了梧桐树,就不怕引不来金凤凰。过度的行政干预反而会挫伤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产生负面效应。

2、要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高端产业基地的建设,仅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区的五大功能区建设都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政府全程参与了从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征用土地和企业入驻等各项主要工作。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行政优势,但也给政府工作和地区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积极探索在功能区建设中更多地引进民间力量形式通过市场来进行土地开发,这将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也有利于降低政府建设产业功能区的行政成本。

3、要全力推进各功能区之间的产业衔接。我区的五大功能园区,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也都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但各功能区之间的产业链并非是独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各功能区之间形成有效的产业衔接,进而实现全区内部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这对于企业来说是节约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对于政府来说,则是做大做强区内产业,提升全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生产的橡胶、改性塑料等产品,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内饰等产品的加工制造。这就为同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合作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对接,单纯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而这恰恰正是政府发挥自身作用的有效领域。政府可以通过有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对各大功能园区之间的产业整合进行激励,例如为区内各大功能园区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低息贷款和相关的技术信息,以此促进全区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四、高度重视对土地的保护和开发

土地是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能否利用好土地,是影响到功能园区建设兴衰成败的关键。在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方面,国外有许多好的经验。例如,国土面积仅为647平方公里的新加坡政府为了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一目的,从1997年开始就推行了“整体重新发展计划”和“退还多余土地计划”。“整体重新发展计划”是指向位于较旧工业区的公司,购回没有被充分利用且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土地和厂房。“退还多余土地计划”是指没有完全用完所分配土地的企业,将多余的土地退还给管理局。1997-2002年5年内,新加坡共回购土地127公顷,租户退还土地也达到10.6公顷,做到了经济建设与土地保护的有机统一。

我区是资源大区,过去我们曾经过度依赖于资源开发,土地开发的脚步比较慢。但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开发的速度在逐步提升,土地基金收入不断增长,这为我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但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牢固树立节约每一寸土地的观念。如何处理好园区建设中的土地开发与保护,做到经济建设与土地保护、开发的有机结合,关键就在于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提高入驻门槛来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在功能园区的建设中,要坚决克服贪大求全和“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思想,应该通过建设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功能园区,使量大面广、规模较小的同类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锁定”效应,增强“投资磁吸”效应,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保护、开发的有机结合。

五、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经历过“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付出了资源高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惨痛代价。在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强的情形下,国外一些国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3R”原则,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着手建设生态功能园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功能园区的建设,涉及到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市场投入、基础设施等众多的领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鼓励生态功能园区的建设,通过产业政策、财税优惠、技术创新支持等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和引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美国专门设立了“生态工业园区特别工作组”,负责生态工业园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协调管理;日本鼓励民间企业参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对参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企业、科研机构、民众实施补偿金制度,以此提高民间的积极性。

我区在加快五大功能区建设的过程中,也要算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帐”。必须坚持高端、高效、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原则,积极引进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工业,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开发工作,发展都市农业和服务业,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追求经济建设成果的同时,为地区的长远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


分享到:
要闻推荐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5-27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督导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节日城市运行保障等... 2021-04-30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文东就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服务包”等工作到联系企业调... 2021-04-27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全域旅游暨民宿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3
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我区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 2021-04-22

主办:北京市房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ICP备案号:京ICP备00000000号